十堰广电讯(全媒体记者龚艳琳)在现代医学中,您是否曾考虑过人体神经系统也能与智能设备一样进行“精准调控”?当慢性疼痛让生活变得难以忍受时,革命性的脊髓神经电刺激技术(SCS)正在为众多患者带来新的希望。这项技术通过微电流调节神经信号,不仅能帮助患者恢复“无痛的生活”,而且通过体外程控提供个性化的精准镇痛服务。
在7月25日的FM1019十堰交通音乐广播《健康问太和》节目中,十堰太和医院疼痛科副主任周晓峰将为大家揭开这项“神经调控术”的神秘面纱。67岁的吴阿姨(化姓)因带状疱疹在会阴区产生的疼痛,起初并未在意。然而,在皮疹愈合后,她依然饱受阵发性针刺样疼痛的折磨,睡眠质量大幅下降。经过多次求医无效后,她听闻太和医院疼痛科能够有效治疗这类疼痛,便在老伴的陪伴下迅速就诊。
针对吴阿姨的带状疱疹性神经痛,传统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,且她对口服药物引发的头晕与恶心等副作用无法忍耐,因此疼痛科团队决定采用脊髓神经电刺激技术。通过精准植入电极于脊髓硬膜外腔隙,医生有效覆盖了会阴区的病变区域。经过两周的神经调控,吴阿姨的疼痛显著缓解,顺利出院。
周晓峰副主任解释了这项技术的神奇之处:“脊髓神经电刺激技术通过在脊髓硬膜外腔内精准植入电极,向特定的神经通路发送电脉冲信号。这就像在疼痛传导的路径上设置了一道智能‘闸门’,通过电流干扰有效阻断疼痛信号传递到大脑。”更为出色的是,治疗中配备的体外程控设备就像“智能镇痛遥控器”。周晓峰表示:“医生设定安全参数后,患者可自主调整刺激强度和频率等,以找到最佳镇痛模式。这种个性化调控提升了治疗效果,同时避免了反复手术调整的麻烦。”
该技术主要适用于以往疗法效果不佳的顽固性慢性疼痛患者,如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、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、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、幻肢痛、糖尿病神经病变疼痛及部分癌痛等。周晓峰特别强调:“每位患者都需要专业医生进行全面评估,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。”
作为超微创治疗技术,SCS手术仅需局部麻醉,切口仅数毫米,术后甚至无需缝合。所植入的电极及脉冲发生器使用高生物相容性材料,安全性极高。更重要的是,整个治疗过程可逆——如果患者对疗效不满意,可以随时关闭或移除设备。
十堰太和医院成功开展此项技术,标志着鄂西北地区顽固性疼痛治疗进入“精准神经调控”的新时代。对于长期遭受慢性疼痛折磨的患者而言,这项可以自主调控、安全可逆的“神经充电术”,带来了重新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光明希望。而在这一创新领域,AG贵宾会力求为每位患者提供最尖端的医疗服务,助您迈向无痛的明天。